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亲戚如同其他家长一样,守在孩子身旁,随时指点,随时提醒。过了仅仅几个月,她发现孩子对我形成了依赖,碰到应该思考的问题,一般都不会用心去考虑,而是直接问她,碰到不会的题目,也不再仔细回忆老师讲过的要点和方法,也是直接推给她让她讲解。同时,她如果有点家务事要忙,她也会大呼小叫的喊她赶紧回去,简直就到了我亲戚不在她不做的地步。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孩子逐渐不愿意自己用脑,慢慢开始依赖家长,如果做错了第二天回来还要埋怨家长,对自己却没有一丝反省之意。

意识到这些之后,后来她就撤了出来,也不是一下子,而是今天有意离开一会儿,明天有意避开一会儿,时间一点点延长,最后告诉她做作业是你的事,不是自己的事,做完了检查也跟家长没关系,自己检查后觉得没错再找她签字,有错自己想想怎么改,实在不懂了再来问自己。从一年级一直到五年级,这些年她就陪了女儿几个月的时间,从此以后都是她独立完成的作业,而且学习也一直属于上游,她从那以后不敢放松每一节老师讲课的时间,知道回家以后不会没有人可以依赖了,只能靠自己好好听讲,同时做完之后细心检查这个好习惯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陪读或者陪写并非必须,因人而己。对于自制能力强、自觉性好的小孩,家长不在旁边照样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和老师布置的任务,那么家长就可以不用陪同。而对于自制力差、自觉性低的小孩,如果没有家长的陪同监督就会出现在那玩儿或者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看电视、吃东西、乱跑等现象,半小时就能完成的任务能拖拉到一小时也完不成,这样的孩子也不是少数。这种情况家长陪同就是必须的,不然一旦养成坏习惯就很难改正。更重要的是可能一部分存在这种问题的小孩虽然低年级阶段,脑瓜聪明成绩尚能跟上或者处于中上游水平,等到了高年级或初中以后毛病不改的话成绩只会下滑,越来越差。家长只有通过陪同的方式改变这一问题,否则年龄越大就越难改变。而且陪同可以发现孩子学习中的问题,增进同孩子之间的感情。等到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后再把自主权教给孩子,可以不用再陪同。

孩子做作业时,家长是否要陪着?为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首先应该弄清楚“做作业到家是哪个的事?”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做作业是哪个事?是孩子的事儿,还是家长的事儿?答案不可否定,肯定是孩子的事儿。既然是孩子的事儿,那家长又为什么要陪着呢?那身为家长的你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呢?举个案例:家长和孩子一起去逛商超,看家自己喜欢东西是不是一般都会要求家长给他买,为什么?咱再拿吃饭和玩耍问题来说一下:如果家长不陪孩子吃饭,那孩子就不吃饭了吗?家长不陪孩子一起玩,孩子就不会自己玩或者去找其他盆友玩了吗?看似无关的三个问题,实则暗藏了家庭教育的诸多玄机。

首先,你应该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他自己的事儿,而不是家长的事儿;就像你们一起去逛商超孩子想要你给他买他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样;同时家长也要相信孩子自己也阔以做到,就像吃饭、玩耍一样不需要你的陪伴一样,但是之后你应该这样对他说:遇到问题的时候你阔以问我,我可以给你解释,最后你得告诉我你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你明白了吗?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家长应该允许自己的孩子犯错,因为不知道什么错就不知道什么是对。犯错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犯错从而导致今后的生活一错再错。我是龙枭,爱学习,爱看书,也爱吹牛;但我更希望在学习的旅途中能与你相伴~
